《新媒体与社会》课程笔记

Abstract:新媒体与社会的课堂笔记,余红老师的这门课主要讲互联网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产生的影响。

互联网与技术

OTT(over-the-top)

  • 越过中间运营商去提供服务,通常是指内容或服务建构在基础电信服务之上从而不需要网络运营商额外的支持。
  • 早期特指音频和视频内容的分发,后来逐渐包含了各种基于互联网的内容和服务。
  • eg. 微信电话(绕过通信运营商),网络视频(绕过广电),网络金融(绕过银行)

网络金融:仅限于小微贷款

移动通讯

  • 业务模块不再清晰:融合交叉
  • 要求运营商同时具有应用开发和商业化的能力(不应只满足于做靠通道费生存的“收租婆”,必须主动参与竞争)

移动互联网

  • 去中心化
  • 用户体验

直播平台的主要开支:请网红主播 + 流量费

用户年轻化 + 终端智能化 + 超级应用 + 营销精准化 + O2O融合

技术 PK 社会:是技术改变社会?还是社会制约技术?

  • 技术到应用的转化
  • 社会会制约技术的采纳

Social Media

  • 社会化媒体
  • 社交媒体与用户
  • 连结性文化里的工程化社交性(van Dijck)
    • 社交媒体的人际互动,不止依赖人与人的互动,更包括平台演算法的推荐好友、主动tag等机制
    • 演算法如何决定讯息的可见性,将朋友转化为可计量的节点,这些设计影响了社交媒体中的人际互动讯息流动
  • 四种类型:
    • 社交网络平台(SNSs):Facebook
    • 用户生产内容平台(UGCs):Youtube
    • 交易营销平台(TMSs):eBay
    • 游戏平台(PGS)
  • 社交媒体的内在结构:
  • 技术如何编码社交行为:
    • 资料
    • 算法
    • 协定
    • 介面(interface)
    • 预设值(default)
  • 社会、文化、伦理对技术的制约,需要知道底线在哪里

社交媒体的使用的东西方差异存在:

  • 西方人个人生活与工作界限分明,Facebook & linkeln;中国微信——混淆
  • 中国社交媒体的使用:人情的功能
  • 开放

纯粹社交即时通讯;带有社交属性的各种其他类型的平台(游戏、电商、内容(文字、直播))

大数据精准营销

  • 传统统计分析面对大数据的挑战:样本的代表性
  • 大数据的5V 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
  • 精准营销: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将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方式推荐给合适的人
  • 大数据营销数据类型:
    • 人口统计学数据:用户的年龄、性别、国籍、注册时提供的信息
    • 用户行为数据:访问、页面停留时长、触点
    • 用户内容偏好数据:感兴趣的话题、评论内容、品牌偏好、位置偏好、时间偏好
    • 交易数据:实际订单、客单价、订单转化率、促销响应率

媒体之恶:

  • 监控:全景监狱(福科),任何个体都无法逃脱
  • 个性化——工业流水线化的社会歧视:个性化定价策略
  • 互联网的基因:金钱取向(比如在利益与用户权益之间,互联网会偏向于前者)
  • 在技术有作恶能力的情况下如何防止技术作恶:技术可以通过数据操纵人类群体的行为、态度、观点
  • 产品——垄断:比如微信

问题:

  • 互联网平台权力的边界?平台就可以任性?
  • 我们未来会成为巨头算法的奴隶吗?

技术 vs 社会:

  • 技术决定论
  • 社会决定论
  • 结构化理论

符合中国国情的网络产品设计路径:

  • 技术的“变异”

技术理性:缺乏人性;冷血;

互联网与中国政治

需要有政治头脑与智慧

新媒体舆论事件

政策议程设置:(区别:民众参与程度)

  • 决策者:关门模式 vs 动员模式(民众被引导;典型报道)
  • 智囊团:内参模式 vs 借力模式
  • 民间:上书模式 vs 外压模式

压力锅模式(pressure cooker model):微博民意主导,公权介入

解压阀模式(safety valve model):专业媒体爆料

  • 专业媒体会对事件做议程设置,引导社会舆论讨论
  • 政府希望看到这种模式
  • 解压:有序引导社会积压情绪的释放

媒介公共领域正在形成?中国公民社会正在形成?

  • 互联网成为多方博弈的场所
  • 互联网监管体系:中央政府——主导者,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执行者,运营机构(互联网平台)——协作者,网民——自律和相互监督
  • 不同角色的行动逻辑不同

政策条文 vs 法律:暂时性(容易导致机会主义) vs 永久性

互联网与文化

网络文化现象:网络流行语 ,网络恶搞,网络直播,民间影像

大众意识的觉醒

新媒体数字短片:生产机制,传播方式,消费过程

网络自拍:

  • 技术基础
  • 心理动因

咪蒙:清醒地迷失在名利的洪流中

UGC 生产的文化价值?

  • UGC 文章、UGC 短视频 —— 社会价值?

互联网与经济

电商:资金、政策、人力倾斜(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

移动分享经济:

  • 需求: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闲置资源;资源拥有者/使用者,分离,让渡使用权;连接,撮合平台 ;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共享模式的全社会化和商业化
  • 用户动机:赚钱 + 社交
  • 商业模式:金融
  • 政策
  • 技术:物联网;5G 时代万物互联

互联网医疗:

  • 远程会诊,医生只负责开处方,病人可拿处方自行去药店买药,避免以药养医的怪象
  • 大数据医疗公司:三端服务——医院、药企(预测未来药品研发方向)、患者(挖掘患者需求)

互联网平台:

  • 互联网媒体平台:门户——搜索——SNS(社交媒体)
  • 互联网交易平台:网络支付使网上交易的闭环形成
  • 互联网分享平台:

互联网平台的权力边界?

  •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权力边界明晰

案例:滴滴通缉令

  • 动机:故作姿态
  • 打乱警方的计划、造成社会恐慌
  • 侵犯人权:隐私权、名誉权,在没有彻底定罪前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