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人生是剧场》

Abstract:在生命的大电影里,很少人拥有出离的勇气

// 宗萨仁波切所著,深入浅出,很具智慧的一本佛学书籍。

// 读于2018年4月,我想以后还应该会再读吧。

1.世间八法

印度佛教学者阿底峡——有八件事情让人软弱

  • 希望受到赞美
  • 不希望受到批评
  • 希望得到
  • 不希望失去
  • 希望快乐
  • 不希望痛苦
  • 希望声名远播
  • 不希望默默无闻或受到忽视

世间八法:毁誉,得失,苦乐,讥称

修心

出离心

  • 出于了解,我们就不会沉陷,可以根据自我意志轻松抽离而出
  • 明知那是一场电影,却继续观赏,经历个中情绪,但操纵权在我。任何我们控制不了的时刻,任何操之于别人的时刻,都是没有意义的。

失望来源于期待

  • 我们可以做的是:发展明智的期待
  • 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心有控制力
  • 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是来源于期待,包括走路的方式、穿的衣服 … 而非出于真诚。当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非常软弱,可能会成为自己和他人期待的牺牲品

2.基本的不安全感

修行的目的:得到自我控制的能力,获得某种信心,学会对生活欣赏和感谢

止:使心稳定而专注

  • 焦虑、痛苦:实质是内心的不安全感
  • 我们需要去了解甚至摧毁这种不安全感

3.智慧与慈悲

了知自他之间的平等,好坏之间的平等,一切二元对立之间的平等,这就是悲心。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悲心是很难生起的。有太多强有力的东西,如自私、我执以及助长我执的因素,在阻碍悲心,与悲心做对

“钦哲”:智慧与慈悲

  • 在大乘中,智慧指的是了知无我的心,或了知自我本空的心
  • 事实上,妄想和无明都不存在,但是由于我们自己的不安全感,我们以为它们存在。我们对自我的存在非常执着,乃至于常忙于成为这个自我的奴隶。
  • 菩提心:有勇气帮助众生,同时有勇气面对现实,面对这个无明、迷惑的人生
  • 获得悲智的最快方法 :培养虔诚心

4.奢摩他禅修

我们总是在做事、想事,我们总是在忙碌。我们因此让自己迷失在无数的执迷和僵固中。当我们禅修,什么也不做时,所有这些僵固就会被揭露出来。你会发现,这些僵固会自动减少,而你什么也没做

但多半时候,我们无法控制自己,我们的心总是受到一些事物的吸引或干扰——我们的敌人、我们的爱人、我们的朋友,所有这一切,还有希望、恐惧、嫉妒、骄傲、执著、嗔恨。所有这些事物、这些现象,控制了我们的心,而我们无法控制自己。或许我们可以在刹那间控制自己,但我们若是处于极端的情绪当中,我们就会失去控制力。

学会放下:了解执迷、僵固所招致的覆灭

5.十二缘起法【?】

十二缘起法:无明,行,识,名色,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 无明:实际上就是对标签的执着。这个标签就是“自我”、“我的”或“我”;“我”本身是个抽象的概念,对自我的强烈执着是很糟糕的,你会有着魔似的冲动去确认它
  • 行:采取行动——当我们缺乏安全感时,必定会做一些事去证明自己的存在,比如结交朋友、上街购物…
  • 识:行动伴随着识,如眼识、耳识…
  • 名色:关于身份的建构
  • 入:感官对象
  • 触:感官的接触
  • 受:觉受,感官碰触的刹那产生觉受
  • 爱:渴望
  • 取:得到,执着
  • 生:“有”引起“生”
  • 老死:有生必有死

谈自我。我们有自我,它缺乏安全感,同时又非常骄傲,非常的自我本位。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必须去做一些事。当我们做的时候,产生了识、名色,创造出某个我们所归属的身份、趋势或潮流。借由名色、趋势的协助,我们在外遇到了感官的对象,当碰做到的刹那,便产生了觉受—未必是乐受,有时是受。“受”产生了,会引|起渴望,也就是“爱”,这以一个喝酒的人来表示。自我碰到乐受时,会渴望更多;碰到不悦意触或苦受时,则渴望去除它、超越它、战胜它。我们是多么执著于去解决问题,不是吗?在苦受和乐受这两种情况里,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些经验,都产生某种全心全力要摆脱问题、解决问题的感觉,在这两种情况中,你都产生渴望。爱”的渴望会引「生“取”,以一个摘水果的人来表示。我们想要取取得资讯、财产、食物、饮料。一旦取得,会引生执著—你对渴望的和刚刚得到的东西紧握不放,这在十二因缘中被称为“有”,以孕妇的图像为表征。“有”引起“生”,而有了生,自然就有衰老,就有死(亡)。

6.生命之轮

正常与异常的界定

  • 正常:当某个事物不依赖于他者时。心完全放下一切对境,放下完全依赖和部分依赖他者的一切实体

从无明产生渴求,渴求是贪欲之母;从无明也产生恐惧,恐惧是嗔恨之母。

地狱道

  • 地狱不是一种实际存在的实体,而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感知,端赖我们的心,视我们的心理状态而定。
  • 当感知来自嗔恨时,你是在体验地狱道;当感知来自执著、执取或贪吝,你在体验饿鬼道;当你的感知通过无明过滤,你在经验畜生道;当你生出很强的傲慢心,你就投生到天道;生出嫉妒心,投生到阿修罗道;而当你贪欲炽盛时,你投生到人道。

生命之轮:六道轮回

  • 我们生命的目的就是脱离生命之轮,当你脱离这种存在,就获得了解脱
  • 解脱:从这六种感知解脱
  • 人道比天道好:因为人道有选择,而天人不做选择。当你太安乐时,就没有选择,变得自负。
  • 时间是一切道都无法逃脱的:解脱是超越时间,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

7.见地,禅修,行为

佛法:以智慧而非伦理道德为导向的道,非常强调了解实相,能够在不受文化、社会、教育或个人顾忌所干扰的情况下看待事物

事物:独立,无常,因缘所生

见地:一切皆是无常,一切相互依存,没有一个东西是整体。这是智慧,也是同理心。

禅修:渡船到彼岸;切断所有顾忌;什么事都不做。

你在自由社会,但你在自己的顾忌中不自由

行为:同时修持反叛和优雅。

见地 + 禅修 + 行为

8.《金刚经》开示(一)

无论谁,哪怕只在一刹那对无相、不可度量等生起信心,甚或只是在一刹那起了疑问,觉得这些也许是真的,这个人就将成为佛的继承人。为什么?因为这样的人,不会被限制在称量和度量“我”、“人”、“众生”、“寿者”之中。这样的众生,即使只有一刹那的信心,也就不会被戒律、道德、法与非法、对与错的概念所困。

我们向往得到简单的指引,如同许多宗教和哲学体系所提供的指导。我们渴望有人告诉我们,如果这样或那样 做——例如拥有正确的见地和行为,就可以获得 某种成就作为奖赏,比如去天堂。

修道本身就是个骗局,是安慰剂,但它却是必要的安慰剂,因为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执着、束缚和串习,必须被斩断

我们的一些习性和执着是如此顽固,就如同因陀罗的金刚,似乎无法被摧毁。而金刚经的智慧就在于能切断这种金刚。

菩萨心:既有度化一切众生的发心,又能了悟:并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众生可以被度化

  • 这不是在否定,因为否定即意味着有众生可被否定;亦不是菩萨要抛弃众生,因为抛弃即意味着有众生可被抛弃

出离心:了知执着是无用的,所以我们应该摆脱它们

佛没有见地,或者说拥有没有见地的见地

  • 佛教倡导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但如果可以利益众生,佛就该杀生,该说谎(灵活)

佛是无相的:没有特定的外在形象

无相

  • 空性为根,无相为道,无愿为果
  • 佛是没有目的的旅程,随着修道,我们一直在剥除层层外皮,期待找到内在的果实。但实际上没有果实的存在。
  • 我们不需要得到,因为我们已经拥有。我们不是在试图建造,而是试图消除。

9.《金刚经》开示(二)

金刚经:最不加修饰地讲“空性”,能摧毁金刚的智慧

佛问须菩提:“你认为我讲过法吗?如果你认为我讲过法,那么你就有邪见。因为没有法可以讲。”

金刚经的关键是摧毁所有的见地,摒弃所有正确和错误的见地

  • 正确的见地:被称为“传统价值”
  • 佛教:根植于智慧而非常识,常识是基于自我的解释和表现,而智慧则是基于自我的绝对反面
  • 如果你有常识,你就不是个正常人。一个正常人没有染污,不受影响,不受条件制约。
  • 所有的烦恼来源于见地,无论正确or错误。

佛说,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习惯于收集零件。这些零件本身是和合的,意即它们是短暂和无意义的,由它们组装成了现象,我们却执着于这些现象。有什么比执着于一个标签更愚蠢呢?(无明)

10.如何寻找上师与做个弟子

当我们希求的是赞美而非批评,是关注而非忽视,就很难遇到善知识了。你关上了你的门,不让真正的上师进来;他们也很难对你说实话,因为一旦他们对你说实话,你不会喜欢听。可是,一个寻求证悟的人应该是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在这条道路上,你必须听真话,尤其是非常严肃的、令人痛苦的真话。

出离心绝不是无意义的、虚无主义的消沉

11.佛法的智慧

众生的本性即是佛。

佛陀说你是自己的老师,自己的救助者,没有人能救你

佛教的核心是智慧,而不是一般宗教倡导的伦理规范。伦理规范是增强和巩固智慧的工具,但智慧比伦理道德更重要,如果不是为了智慧,所谓的伦理道德是非常危险的。

智慧,指的是超越正确或错误。无论是做正确的事还是不做 错误的事,都不等同于智慧。只有超越善行和不善行,才能得到解脱。

佛家鼓励使用各种方法,但必须伴随智慧。非常普遍的方法是落发出家,但出家只是千万方法中的一种,其他还有供香,咒语,插花,禅宗花园等。

用俗常的语言解释智慧或般若,其意思的“绝对的正常”,即心处在绝对正常的状态。但是,沉迷在嗔恨、嫉妒、愤怒、欲望、傲慢等情绪当中,会使我们的心变得不正常

证悟—禅定:最好的方法是放下一切,坐着什么也不做。通常我们的心总是寻求娱乐,它不能静止不动,总是被什么事情占据着**,我们不能不去做些什么。当心被占据时,我们就紧紧抓住那个占据我们的东西,心就变得不正常,变得容易激动。

12.内观禅修

智慧,就是无分别

学习忽视任何念头,使自己自由,包括后悔、喜悦

禅修的持续性很重要,每次时间可以短,但次数要频繁

内观禅修:非凡的了悟,深透的洞悉

修道,我们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却得到所有。得到控制权

13.临终与死亡的忠告

佛教徒相信,转世会持续不断,直至摧毁相续的因缘到来。这个因缘就是“证悟”,证悟意指从轮回相续中觉醒

悲伤,来自于了悟事实,了解到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多么接近成功…

当下这一刻,我们正在死亡。了悟这种死亡,其实就是在了悟生存的实相。

当你一旦成佛,就会发现自己从未是众生,从未努力修行,从未自始即受苦,你甚至也不是佛

当你证得初地,你会发现,所有这些转世、新年、圣诞节、国籍变换、投生为各类众生——有时在天上飞,有时在水里游,全都发生在火花崩裂又熄灭的刹那之间。

死亡:毫无意义,并非结束,你的结束时再证悟前的那一刻,而在那一刻之前,有太多假的再见。因为一再重生,我曾经多次做你的丈夫、多次被你抛弃、多次为你而死;我曾多次被活炸,只为满足你的口腹之欲,反之亦然。这就是佛教徒的思维方式。如果你能接受这样的观点,我们才能稍微谈论死亡。

密乘佛教认为死亡是生命中最好的机会,如果懂得运用这机会,它会是个不寻常的加持。因为在死亡状态下,所有东西都在分崩离析,你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身体无法再有任何感觉,这时你得到一个机会,你的心识有生以来第一次处在一个最自由、最赤裸、最有力量的状态

佛陀说:心。心无。心是明。

“中阴”:意思是“间隔”

  1. 生存中阴: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 不确定性
  • 漂泊性:众生如同风中羽毛,没有自我掌控力
  • 忙碌性:我们害怕不够忙,因为如果不忙,你就是没用的人;贫乏的心态:总觉得拥有的不够
  1. 睡梦中阴:从入睡到醒来
  • 类似短暂的死亡,同时享有每日清晨再次醒来的奢侈
  1. 禅定中阴
  2. 临终中阴
  3. 法性中阴
  4. 受生中阴

14.如何积聚福德

佛法的参照的永远是某件事情是否更接近于实相真理,任何带你更接近于实相的,就是福德;任何带你远离实相的,就是缺乏福德。

诸法因缘生

福德是可以由你去创造、积聚的东西。

福德是完全相对的。譬如说,你开车去某个地方并顺利抵达,可是你到处都找不到停车位。假设你是去赴一场美妙的约会,结果只因为找不到停车位而把一切都毁了,这就是缺乏福德;但假设你因为找不到停车位,正开车到处转的时候,你本来要进去的那栋大楼突然坍塌了这就是有福德。

福德带你接近实相。

积聚福德的三种训练:

  1. 智慧的训练:
    • 开放的心胸,放掉一切顾忌,不受文化、种族、性别、观念、宗教等的束缚,超越一切
    • 在谦卑和自信之间找到平衡,不断对自己所下的结论保持怀疑态度
    • 佛教是最具 批判性、最多疑的哲学系统,最无神论
    • 智慧:一切都是空性,同时,外显不造成任何障碍【?】
  2. 禅定的训练
  3. 戒律的训练
    • 自己规范自己

15. 如何同时成为修行者与生意人

修行即生活,生活即修行。修行不一定是只存在于寺庙之中,不一定要落发出家

如何同时成为修行者与生意人?

  1. 小乘行者:好好经营你的事业,舍弃伤害别人的因和伤害别人的行为。纯净的动机,就算无法帮助别人,至少也可以不伤害。
    • 做到不伤害很难,比如吃肉是对动物的伤害;杀生只是一种粗重的伤害方式,而生活中许多细微的伤害行为往往被我们忽略。
  2. 大乘行者:不仅不伤害人,还要帮助人
    • 最重要的是:帮助人的动机是否纯净?即慈悲与爱心
    • 心智上的帮助也是帮助,比如由衷的赞美
    • 因乘与果乘
      • 修法的主要目的在清净
      • 因乘: 被洗掉的污垢是我执、傲慢
      • 果乘:衣服从来不需要清洗,衣服永远是衣服,它不是脏的也不是干净的,你无法让它干净,因为你要让一个东西变得干净,它必须原来就是脏的。所以我们不是在洗衣服,而是在洗污垢
  3. 金刚乘行者:最重要的是净观
    • 断除分别心看人:不要以judge的眼光看待任何人,起码要把大家看成不好也不坏
  4. 大手印者:须知每件事都是一味,不去分别好坏美丑,减少极端的想法
  • 每样东西都是同样的味道。
  • 每一件事都源自经验与感受,所有这些经验感受不论好坏都是心制造出来的
  • 假如你从来没有眼睛,你会有视觉吗?会有所谓的美丑之分吗?… 把所有感官摧毁掉,最后就什么也没有了,所有东西就只是存在着,无论美丑。正是因为有感官,所以会有judge,于是制造了美丑。好与坏并非真正存在,而是由不同人捏造出的,这些捏造来源自习惯

16.四法印

我们为什么要佛教?

  • 人总是在追求乐趣:我们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持久的、便宜的、且可随身携带的乐趣。
  • 了解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
  • 我们之所以无法尽情地享乐,基本上只有一个原因:我们总是看着某个虚假、不可靠、不确定的事物,并且认为那是真实的——绝对的真实。这基本上就是悉达多所谓的“无明”

佛教的由来

  • 佛陀找到了真理,而后人为了使佛法易于理解和入门故将这个真理分门别类,但之后令人遗憾的事情发生了,这些方法成为所谓的佛教——一种宗教。这真的很令人遗憾,因为我们开始被方法所吸引,而非真理本身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开始会有这些不同的工具或方法呢?”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举个例子。

首先,如果这个杯子一直到杯口都装满了非常纯净的水,那么你是看不到水的,因为水太透明了。为了让你能看到水,我们要怎么做呢?我们把水稍微染黄,这就帮助你看到水了。所以你在佛教里看到的种种方法,不外乎就像染色而已。换句话说,所有所谓佛教的方法,容我坦白地说,都是虚假的,它们不是那个真正的真理。但如果你间我,它们有用吗?我要回答说非常有用,没有它们,你就看不到真理。可是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被颜色转移了注意力,而忘记了水

见地:是我们的驱动力。

  • 整体和部分的观点
  • 无常:发展、变化的观点;无论什么境地下,都能泰然自若
  • 联系的观点

出家剃光头的目的:是一种提醒你“无常”的方式,而不是佛对长头发过敏。所有这些仪式和制度都是要引领你走向真理,但不幸的是,我们有时对仪式过于着迷,反而忘记背后隐藏的意义——无常

佛陀的四大见地

  •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
  • 一切源自自我的情绪皆苦
  • 一切皆空性
  • 涅槃超越边见

我们存在的问题

  • 不了解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
  • 我们一直活在不确定感之中:人类因为得不到自己所求而一直置身于不确定感所带来的痛苦中。带来痛苦的不是外在的恶煞,而是“我执”。我们的一切情绪,诸如爱、恨、嫉妒等基本都来自于我执。无我:并不是因为自我很邪恶,所以说执着于自我导致痛苦,而是自我根本不存在,所以说我执是错误的,这也是我们受苦的原因。
  • 无明:就是当你看着某个东西,你认为它牢不可破,但其实它是由一些短暂、无常的东西组合而成。
    • 比如,13在12、14之间是13,但在A、C之间就变成了B。任何事物都像13或B一样,某些东西被组合在一起会产生某种作用,但这个作用可以因为加入新的元素而改变
    • 自我其实也是许多元素的组合,当一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一个“自我”的 概念,可是它根本不存在。但这正是你所执着的东西,所以很荒谬。
    • 我们认为有一个“自我”,然后我们搭建了很多藏身之处,让自我感到舒适、安全而有力量,比如钱财、权力、影响力、友谊等
    • 如果没有自我,就没有市场经济。因为不安全感消失了,没有了不安全感,就没有生意可做。

有人试着告诉我们,我们缺少某样东西,应该拥有某样东西,好让这个不存在的自我感到更安全、更舒适一点。而在这个让并不存在的自我更舒适的过程中,从宏观来看,我们摧毁了我们的世界,摧毁了环境,摧毁了一切;从微观来看,当我们对朋友与家人说我们爱他们,我们其实爱的是自己,我们想把他们放在架子上,以便在想用的时候随时可以取到。

佛陀:“若以色相见我,是邪见。”我们所谈的真理就是佛,真理无色无形。佛像之所以是金色,是因为我们要用某种方式让人民对这个真理有兴趣,这是一种引导的方式。佛教的象征都是设计出来的,是为了吸引你引导你走向真理。只要你仍受制于色彩和形状,你就仍受制于和合的现象。

人类的目标是追求乐趣。生命只是个幻相,你的目标应该是知道如何跟这个幻相玩儿。

比如,你梦见身边躺了一只老虎,如果你不知道这是一场梦,你就有麻烦;而一旦你了解这是梦,你就可以跟这只老虎玩儿。你可以骑在它上面,可以抚摸它,拔它的虎须,随便你怎么玩儿。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四大皆空。空性就是,你所见的或事物所展现的,并不是其真实的样子

空性是什么,举个例子。晚上享受烛光晚餐时,你觉得伴侣看起来很美;但早上起来看到身边的人,你突然心想:“这是谁呀?鬼啊?”所以事物怎么显现,一个人看起来如何,无论美丑,都不是其真实的样子。

  • 我们的价值观、常识反映的都不是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我们认为钻石很珍贵,但如果钻石太多,反而成了垃圾。比如你认为美或丑的,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相反的。美与丑并不存在,是空性。

为什么要出离

  • 世间生活是和合的,无常的,徒然无益
  • 执着于世间生活会产生痛苦
  • 因为没有所谓的世间生活可以出离

佛教,我们谈内在佛不谈外在佛。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