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原理复习笔记

Abstract: 新闻学原理期末复习笔记 ~

Chapter1 新闻学概论

新闻:研究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规律的科学

普利策:“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 出警报。”

新闻从业者:良心与勇气,光荣与梦想。

1.1 新闻理论基本知识

  • 什么是新闻
  • 新闻价值
  • 新闻真实
  • 新闻客观性
  • 新闻自由
  • 新闻管理体制
  • 新闻对社会的意义
  • 报道精彩的新闻
  • 新闻职业伦理规范

1.2 课程设置

  • 新闻学基础理论:新闻、媒介与传媒;新闻与舆论、宣传;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新闻客观性
  • 新闻业理论:新闻史;新闻体制;新闻选择和框架;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伦理
  • 数据新闻:媒介融合;精确新闻与数据新闻;算法新闻;智能硬件与新闻业

1.3 中国新闻学面临的挑战

  • 西方新闻学思想与中国国情的张力(政治经济结构)
  • 传统新闻学与传媒技术数字化、受众接收习惯之间的冲突(技术)
  • 学术界与业界之间缺乏沟通与互动(教育制度)
  • 新闻业的市场化对专业主义的侵蚀

Chapter2 新闻、媒介与新闻业

2.1 什么是新闻

新闻事实(信息)——客观存在

新闻作品:主观反映客观的结果

2.2 新闻、报道、传播的区别

  • 报道: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受众;是可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
  • 传播:是意义的分享,社会信息的传递
  • 信息:(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收信人的某种不定性的东西,作用是消除观察者在相应认识上的不定性
  • 事实:事物的实际变动、出现、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特征有:客观性,具体性,不变性,独立性,联系性
  • 新闻:

    • 内涵: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是对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 作用:传递信息、公共知识、制度化的竞争性商品
    • 根本属性:事实性,新鲜性,公众性(广泛关注)
    • 其他性质:机构性,指称性,意识形态倾向

2.3 传统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类别

• 以新闻内容分类 :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新闻(包括文 艺)、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 以新闻的时间性分类 :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
• 以新闻发生地分类 :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方新闻 。
• 以新闻与读者的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
• 以新闻媒介分类:报纸、电视、网络。

2.4 传媒、媒介与新闻业

传媒:信息传播的载体、手段、途径、体制的统称,如大众传媒。
媒介:强调不同的传播技术属性。如电子媒介、数字媒介、纸媒。 媒介融合。
媒体:突出传播活动的主体性和体制性,常是新闻事业的代名词, 如中央级媒体,外国媒体等。

新闻业:政治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科技属性

我国新闻业的构成

• 主管部门
• 新闻组织与机构
• 新闻从业人员
• 新闻受众
• 渠道与内容

我国新闻媒体的分类

• 报纸:党报、都市报、行业报
•杂志
• 电视:四级办电视
• 新媒体:网站、社交媒体、自媒体 • 通讯社:新华社、中国新闻社

媒介的社会决定论

• 数字鸿沟
• 信息(技术)赋权
• 媒介再现
• 媒介与阶级、性别和种族
• 传播政治经济学

Chapter3 新闻与宣传【重点】

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 所需要的信息

将新闻与宣传视均为一种传播活动(新闻= 新闻传播/报道活动)

3.1 宣传

  • 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 宣传是以重要的符号包括消息、谣言、报道、图片和其他种种社会传播方式来控制 意见的做法。(拉斯韦尔)
  • 宣传是有目的地传播某种事理以影响他人意识和行为的一种社会活动
  • 宣传的主要环节
  • 宣传的表现:广告,公关,业配新闻,政治宣传

3.2 新闻与宣传的辨析

  • 根本区别在于受众本位与传者本位的区别
  • 最基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 出发点:新闻——受众需要,宣传——宣传者自身需要(宣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
  • 归宿点:新闻——一般无主观意图,宣传——让受众按宣传意图行事(影响受众、受众自己分析判断)
  • 传播方式:新闻——不可以重复,宣传——可以重复
  • 传播内容:新闻——以事实为主,宣传——以观点为主
  • 传播的要求不同(新闻要求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 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要求正确、鲜明,材料要求真实、典型)
  • 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复; 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新闻重实效,宣传重时机 ;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3.3 宣传的技巧

  • 辱骂法(给对手贴标签)
  • 光辉泛化法(光辉泛化法:将某事物与好字眼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经证实而接受或赞同这一事物)
  • 转移法(指将某一令人尊敬事物的权威、认可和威信转移到另一事 物上),生活方式营销(将生活方式转移到产品中)
  • 证词法:让某个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就某个给定的观点或项目或产品或人物说好话或坏话
  • 平民法:是指某讲话者以他和他的观点来自人民为由,让受众相信他们。
  • 洗牌作弊法:是指通过对事实或谬误、例证或干扰物,以及合理陈述或不 合理陈述的选择和使用,以期对某观点、项目、人物或产品做尽可能好或 尽可能坏的说明。(单方面信息,只有争议中一方的意见被表达出来)对 毛的评价

3.4 新闻生产中的五种过滤器

赫尔曼和乔姆斯基的“宣传模式”

1、大众传媒的结构、所有权和利润取向;
2、媒体的主要广告收入来源;
3、记者对政府、企业和军方新闻来源的依赖;
4、对媒体节目做出的反面回应(批评、诉讼、政令、请愿、游行 示威、威胁和惩罚、广告商撤回赞助)
5、使用或反对某种意识形态,用来框架媒体的报道

3.5 宣传效果

  • 强效果论:魔弹论,皮下注射论
  • 有限效果论:抵制与心理过滤
  • 适度效果论:议程设置假说,教养理论,沉默的螺旋

3.6 11种新闻中夹杂宣传意图

1、用单向和静态的方式表现人物和事件,使受众形成定向思维

2、把观点包装成事实

3、有选择的使用引语,通过表面客观的手段达到主观的目的

4、使用情感动词和副词直接或间接引语呈现否定或肯定的态度

5、在信息方面有所选择,使用一些事实而不使用另外一些事实

6、不顾受众的知情权对某个新闻事件完全不报道或漏掉新闻事件的某些事实

7、采用不同的称号,如一个新闻事件中的“游击队员”,可能在其他 地方就变成了“自由斗士”。

8、用笼统的词语进行概述,比如使用“许多人”或“大多数人”等词 语。(一小撮不明真相的群众)

9、根据要塑造的形象,选择性的使用不同的语言、照片或音像资料。

10、以偏概全,用个体代表整体。

11、借口无法查对,对事实不再进行追踪,这种方法经常用在报道结尾。

Chapter4 舆论【不考】

4.1 舆论

  • 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 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 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

舆论监督

  • 广义:对社会一切不良现象的监督
  • 狭义:通过公共论坛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滥用职权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 主体:普通公民和新闻媒体。
  • 对象: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现象、问题。一般是各级政府机构和政 府官员。
  • 载体:公共论坛。

舆论属性与本质

  • 公共事务与公共意识
  • 社会中的优势意见(典型、准确、权威、引导、扩散)
  • 舆论中的社会知觉(集群心理、社会心态)

什么不是舆论:新闻,传媒,意识形态,谣言

舆论的三种存在形态

  • 潜舆论:问题的潜伏期

    • 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没有公开表达的信念,二是知觉到而又
      不易确切捕捉到的公众情绪。
    • 有时潜舆论比显舆论更能确切地说明舆论的真正倾向,因为显舆论的发表会受到各 种其他因素的规范,而各种社会规范很难直接干预情绪型潜舆论的表达,在较少 约束的情况下,无形中使得它反而拥有了几分纯真。
  • 显舆论:对外界刺激的认知、意向和情感的综合反应

    • 在一定范围内相当数量的公众,以各种公开的形式表达的对舆论客体的态度, 它或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或者是由情绪型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转化而来。
    • 表现:为适应具体环境而形成的显舆论;显舆论中的自我表现成份;显舆论中的自我防卫成份。
  • 行为舆论:主要以行为的方式来表达的舆论

    • 通常还会夹杂着评议和文字的意见表达,严格说是一种综合型舆论,在行
      为中既有情绪的表达,也有公开的言语。
    • 与其他社会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目的是为了观念的传播或情绪的发泄。
    • 发生原因:社会结构的诱发;社会内部发生“结构紧张”;某些一般化了的信念得到发展和普及;契机要素的引发;对行为参与者的动员,其中舆论领袖的作用甚为重要。
    • 类型(根据集合行为理论):旨在实现价值志向的行为舆论(环境保护、捐助灾民);旨在实现规范志向行为舆论(学习雷锋、扫黄打非);敌意暴露行为;恐慌和疯狂行为;各种相对短时的围观。

4.2 舆论的要素

公众是舆论的主体
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现象、问题是舆论的客体
自身是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舆论的数量,一致性原则
舆论的强烈程度
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
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

4.3 舆论主体:公众

舆论公众群体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两个标志):

一、由相近或相同的认知而关联
二、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
三、当前存在舆论监督的主体缺失问题

4.4 舆论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现象、问题

一、与公共事务相关
二、引起广泛关注
三、不同程度地具有争议性

4.5 舆论的存在形式(舆论自身):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态度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以言语形式的表达,构成显舆论;以情绪形式的表达, 构成潜舆论;以规模行为来表达,构成行为舆论(如游行示威、群众集会等)。

舆论所表达出来的意见,不是个别人的意见,也不是少部分人的意见,而是相当多的社会成员所表达出来的意见的集合,或者综合。

它不是一致性的意见,而是在特定问题上多种意见的状态的描述。作为舆论的意见,它既包含一个人的认知因素,也包含着他的情感和理性评价因素,同时,还包含着意志行为,即准备采取某种行为的一种意志、一种状态。

4.6 舆论的强烈程度

判断舆论的影响力,不仅有数量做基础,还要考虑该舆论的诉求是否鲜明、是 否集中、是否强劲有力。考察舆论的强度,也是一个反映舆论状态的重要指标。 舆论强度,它更大程度反映了这种意见质量如何,反映了某一种社会意见影响 决策的冲击力量。

舆论的强烈程度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用行为舆论来表达,通常行为舆论比 言语舆论的强烈程度大些。另一种除了部分通过言语表达外,相当程度上表现 为没有用言语表达的内在态度,其强烈程度需要通过舆论调查来测量其量级。

4.7 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舆论存在的综合表现,是能够以自在的方式,直接地或间接地、明显地或隐蔽 地影响着舆论客体。

如果说一种舆论在它存在的范围内没有产生对客体的任何影响,那么这种舆论 便谈不上是舆论,而是一种一般的无足轻重的议论。

人们所以能够感觉到周围存在着各种相近的或相对立的舆论,就是由于各种舆 论在相互交织中时时影响着舆论客体,促使客体朝着主导性舆论的方向发展或 转变。所以这种影响表现为各种舆论相互作用的过程。

4.8 舆论的七个必要要素

舆论的七个必要要素: 舆论的主体、舆论的客体、舆论本身、舆论的数量、舆 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持续性和舆论的功能表现。这七个要素缺一不可,少了 一个即无法构成舆论

任何一种意见形式,只要同时具备以上七个要至少,便可视为一种舆论。

任何一种舆论都可能存在外界对它的质量评判(正确与否、理智与否、方向正 确与否等等),但是这个要至少不妨碍确认舆论本身的存在,即使判定某种舆 论是不正确的

4.9 舆论的形成

社会变动、较大事件的发生刺激意见的出现

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
1、意见的互动与趋同
2、舆论领袖的作用

  • 权力组织及其领导人、大众传播媒介促成所希望的舆论(电信诈骗)
  • 文化与道德传统对舆论形成的制约

4.10 大众传播媒介与舆论

大众传播媒介与舆论的互动:

一、反映舆论:大众传播媒介是舆论的重要载体
二、制造舆论和影响舆论:大众传播媒介营造了相应的舆论 环境
1、议程设置: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方向的影响
2、典型报道、热点引导与大规模政策总动员:大众传播媒 介对舆论的引领

大众媒介对各种舆论形态的引导:

麦克利德认为大众媒介在舆论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三种角色:
1、渠道或联系者,即大众媒介是信息的流通渠道;
2、变动的代言人,即大众媒介是舆论的代表者;
3、大众媒体是舆论的认识方法的提供者。

4.11 舆情

舆情:指社会舆论的总体特征

政治舆情:政府是舆情产品的最大需求方

商业舆情:

  • 一是产品形象调研,了解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感受;
  • 二是品牌监测,对网上的负面信息和投诉进行处理;
  • 三是竞争分析,了解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各在哪里;  四是危机公关,及时处理重大失误和疏漏

舆情行业存在的问题

  • 生产过程不透明
  • 产品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
  • 产品的运用范围没有限定,监控行为需要规范
  • 人员的职业化程度不够

Chapter5 新闻价值

5.1 新闻选择标准

新闻价值标准决定新闻事实值得不值得报道,属于新闻选择的业务标准

新闻政策标准决定新闻事实允许不允许报道,属于新闻选择的政治标准

新闻选择的“业务标准”,是指根据新闻报道的业务要求规范所确定的选择标准。它所代表和反映的是 新闻事实信息内在的客观传播价值

新闻选择的“政治标准”,是指根据政治因素的制约和政治环境的需要所确定的选择标准。它所代表和反 映的是新闻事实信息附带的主观宣传价值

新闻价值标准是一个“入口”标准,凡是不符合新闻价值的内容和事实,都不允许进入新闻制作和传播过 程之中。

新闻政策标准是一个“出口”标准,凡是不符合新闻政策的内容和事实,都不允许流入媒体,进入新闻传 播过程之中。

5.2 新闻价值

价值(新闻价值)是一个体现主客体关系的概念;新闻价值的客体是新闻事实,主体是新闻受众

新闻价值

  • 定义: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 广义:新闻对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 来源:接受者不知;接收者对事实有兴趣、关心或需要
  • 新闻价值的产生前提是传播者、接收者双方相互认可
  • 主观说:新闻价值就是选择新闻的标准。
  • 传受合一:新闻价值是新近事实或相应作品所含新闻构成要素的总和。它是传播者选择事实 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客观标准
  • 满足需要: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与收受者、社会之间的需求关系,表现为对收受 者和社会需求的满足
  • 功能说:所谓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 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诸种需要的功能。

新闻价值的作用

  • 帮助记者和新闻机构进行判断
  • 具有一定的社会外部性(影响社会进程)
  • 对新闻产业有推动作用

新闻价值的实质

  • 新闻价值是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衡量事实在多大程度 上是新闻;其构成要素是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的具体化和数量化, 可以成为衡量新闻事实的标准和尺度

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

  • 新闻的价值是指新闻作品通过传播满足社会其他需求的程度,实质上是新闻作品的社会功能的量化把握(项德生、郑保卫)
  • 新闻的价值即新闻的传播价值,是指“新闻传播之后所实现的各种 价值效应之和。(童兵)
  • 新闻的价值可能完全包含新闻价值,也可能不完全包含甚至毫无关 联
  • 新闻的价值中包括宣传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道德价值、文 化价值等
  • 实际操作中,选择新闻的标准多样化(新闻、技术、法律、道德、 政策、纪律、宣传、经济、文化等),但新闻价值是最核心的标准

5.3 受众与新闻价值

一、人们只保留、记忆对他们有意义的那一部分信息 ; 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记忆

二、人们本能的关注新鲜的、警惕性的信息

三、人们关注新闻的三方面价值驱动

1、人们对异常事物的关注(本能)
2、人对相关利益的关注(利益驱动)
3、人对自身偏好的关注(兴趣)

5.4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新闻价值构成要素是新闻事实对主体产生新闻价值效 应的客观依据,即事实具备什么样的属性(关系属性) 才能成为新闻事实。

199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 重要性、趣味性

不变要素包括真实性和新鲜性两种。它们是新闻事实信息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决定性条件,也是新闻能否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可变要素包括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它们的存在决定着事实信息新闻价值的含量大小,是新闻事实信息 体现其价值的重要条件

当代新闻价值的变迁:时效性 、重要性 、接近性

5.5 新闻的重要性(公共性):新闻对公共利益的影响

(1)事实影响人的多少;
(2)事实对人和社会影响时间的长短;
(3)事实影响空间范围的大小;
(4)事实影响人们实际利益的程度。

5.6 十要素说(陈力丹)

 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
 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
 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
 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
 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兴趣、生活地域、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专业、 经济收入、民族或种族或宗族的心理距离)
 著名人物、著名地点
 新闻事实中蕴含的冲突性
 新闻事实的故事性(情感、原型)

新闻价值的具备在于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
 不知道的刚发生的事实(一般是偶然的、突发的)
 不知道的最新的变动(常规发生的事实中发生了新的变化)
 不知道的最新发现(事实可能发生在过去,但刚才发现)
 不知道的最新发表的观点(被揭示的隐秘观点,更可能引 起关注)
 不知道的最新知识

5.7 新闻价值选择的标准

受众需要

市场取向

记者经验积累

社会控制的需要

5.8 新闻业的价值

监视环境

连接社会

传承文化

提供娱乐

Chapter6 新闻真实【重点】

新闻真实、新闻素养、后真相时代

6.1 假新闻样本分析

  • 假新闻的首发媒体
  • 作者
  • 失实程度
  • 选题类型
  • 故事框架类型
  • 消息来源
  • 纠错媒体
  • 纠错时间差
  • 假新闻生产主体的认错、纠错情况

特点

  • 假新闻出现了新的炮制者——利益机构
  • 传统媒体仍然是假新闻的主要生产者,但新媒体越来越成为传播渠道,假新闻借助社交网络传播更加迅速,假新闻呈现媒介融合的特征
  • 新闻价值仍然是假新闻传播范围的决定因素
  • 社会新闻(软新闻)仍然是假新闻的主角
  • 新媒体上产生了辟谣平台,网民自发辟谣

造假方法

  • 无中生有(记者捏造)
  • 道听途说(未经核实)
  • 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 颠倒黑白
  • 添枝加叶(细节失实、数据失实)

失实原因

  • 党政机关夸大业绩,利用媒体给自己戴数字大红花
  • 商业利益冲击正常采编活动
  • 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新闻传播体制没有同步改革,致使新闻生产缺乏章法 ,人员管理混乱
  • 有一些记者仅凭道听途说写新闻,缺少核实
  • 有一些记者自己杜撰新闻
  • 片面追求轰动效应
  • 传媒把明显的恶搞作品当做“新闻”公开发表和传播
  • 一些传媒工作者缺少基本的常识和科学知识
  • 记者缺少专业主义素养

原因分析

  • 事实核对查证不力
  • 记者专业素养不够
  • 营销策划行为盛行

6.2 新闻真实

重要命题:

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
传媒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
是一种有机真实,不是本质真实

几组概念:

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
事实真实(概括)和总体真实
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
党性原则(政治原则)和真实性原则(业务原则)

新闻真实的要求:新闻事实的真实

  • 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完全真实
  • 2、新闻中引用的各种材料要真实可靠
  • 3、能表现整体上本质的真实
  • 4、对人、单位、事件的评价要客观
  • 5、不能脱离新闻来源随意发挥
  • 6、新闻报道的语言必须准确

新闻真实所受到的客观条件的制约

  • 1、新闻只能选取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因而媒体呈 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 2、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 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因此具体新闻的真实, 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
  • 3、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
  • 4、选择事实时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 响,使得真实性难以完全确认

新闻失实的原因

  • 权势的选择标准使得传媒很难完全真实的反映现实
  • 传播符号表达意思的有限造成对事实的误读
  • 文学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
  • 体制性失实,即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失实
  • 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 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
  • 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 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

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 采访不深入造成的失实
  • 编辑过程的差误出现失实
  • 编辑环节之间缺乏沟通造成的失实
  • 编辑合适程序不对造成的失实,核实必须向当事人和旁观证人核实,不能 向作者核实
  • 写作中作者想当然造成的失实。

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

  • 消息来源与报道者重合;
  • 传媒假事件隐藏着传媒自身的公关需求,或记者的单纯职业主义动机。
  • 方式上由传媒或记者导演事实。
  • 事件媒介化。媒体对自己导演的事件进行报道。
  • 暧昧的真实。由媒介策划的新闻事件变成社会事实。

体制性的失实

  • 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地夸大事实。
  • 套话、套路写作所造成的不真实
  • 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互联网的影响

  • 信源的增多使得虚假信息被传播的机会增大
  • 也使得真实的声音得到传播,形成多元的真实
  • 意见过剩而事实不足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更需要专业的从业者进行调查和甄别  公民新闻和深度报道互相补充

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 新闻工作必须首先对真实负责
  • 新闻工作必须通过核实进行约束。
  • 不得随意添加不存在的东西。
  • 谨慎使用匿名信源,尽可能使你的方法和动机透明 公开。(据悉、前日,对信息作出清晰详细的说明)
  • 不得误导信源
  • 原创性与谦虚
  • 不要贸然做假设
  • 建立失实后的更正与答辩机制

6.3 新闻事实核查

事实核查

  • 塔奇曼:新闻需要的往往不仅仅是信息,而且是真实无误的事实。我所说 的事实,是指通过专业的而且是可靠的方式收集到的相关信息。信息的内 容、获得的方式,以及二者间的关系都能够被查证。验证事实既是一种政 治需要,也是一种职业技能

核查的必要性

  • 该言论基于可验证的事实
  • 该言论会对公众产生误导性的影响
  • 该言论应具有足够的重要性
  • 该言论看起来容易广泛流传
  • 该言论会让普通人想要知道真假
  • (偷肾传说、恶意传播艾滋病)

如何进行事实核查

  • 来自其他方面的消息能否证实事情的存在
  • 是否有文献根据
  • 提供信息的人有没有不当的动机,其动机是否经得起检验
  • 对二手资料要保持怀疑
  • 对有争议和受到攻击的观点的报道,是否公平
  • 对不同意见的当事人是否给予回应,要尊重持不同观点的人的反诘权利

如何避免成为核查对象: 新闻是个技术活

  • 是否对引语进行了复核?以确保其准确并且不会断章取义?
  • 是否核对过网址、电话号码和罕见的姓名?
  • 在报道中第一次引用人名时是否列出了姓名的全称?
  • 是否检查过年龄、住址、职务,以确保其准确无误?
  • 报道中的时间是否包括星期和日期?

如何避免成为核查对象:准确性清单,细节是魔鬼

  • 报道的导语是否得到了充分支持
  • 能帮助受众理解新闻的背景资料是否完整
  • 新闻中的所有利害相关者是否都得到确认,是否联系过各方代表并给予发 言机会
  • 新闻是否偏向某一方或做了难以察觉的价值判断?有些人是否会格外喜欢 这篇报道?
  • 是否在新闻中对每条信息的出处进行了标注和查询,以保证其正确无误?
  • 这些事实是否足以支持新闻的前提假设?有争议的事实是否得到了多个信 源的支持?

6.4 新闻素养

媒体的社会角色

  • 1.媒体帮助民众证明哪些事实是真实和可信的。
  • 2.新闻工作者适当扮演“释义者”的角色。
  • 3.新闻工作者继续发挥作为公共调查者的功能
  • 4.媒体帮助民众见证一切,付出专门的努力采编 一般人采访不到的新闻。
  • 5.媒体是向民众传授获取新的知晓方法的中介
  • 6.媒体成为聪明的网络信息的聚合者
  • 7.由新闻工作者创建便于民众交流的公共论坛
  • 8.媒体成为监督权力者、公民记者学习的榜样

六项生活在现在这个世界上而必须具备的“新闻素养”

  • 1.我碰到的是什么新闻内容?
  • 2.我得到的信息是完整的吗?假如不完整,缺少了什么?
  • 3.信源是谁/什么?我为什么要相信他们?
  • 4.提供了什么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
  • 5.其他可能性解释或理解是什么? 6.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

Chapter7 新闻生产【重点】

7.1 导入

重点:

  • 哪些因素影响了新闻生产?
  • 市场驱动的新闻业
  • 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业
  • 记者和信源是什么样的关系?
  • 公共关系如何影响新闻业?

媒体的分类

  • 纸媒、广播、电视、网络(媒介属性)
  • 专业媒体、自媒体(生产方式)
  • 党媒、市场化媒体、社会媒体(运营方式)

新闻生产方式的变迁

  • PGC
  • UGC
  • AAC(算法生产内容)

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

理解新闻生产

  • 政治经济学观点。新闻加工的结果与国家结构、经济结构以及新闻 机构自身的经济基础联系起来。
  • 社会学。新闻记者在工作中的努力是如何受制于组织和行业的要求 的。
  • 文化的观点。广泛的社会文化传统和符号系统对记者的约束力。

新闻生产的三个环节

  • 发现具有潜在新闻价值的议题和事件
  • 在已发现的事件和议题中进行筛选和选择,使之成为报
    纸和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信息的重要程度和情感的吸引力)
  • 报道新闻(客观平衡公正)

不同类型媒体的新闻生产

  • 主流媒体/党媒
  • 专业性媒体/市场化媒体
  • 网络媒体(草根媒体、公民媒体)

智能媒体时代

  • 个性化新闻推荐:用户画像
  • 机器人写作
  • 临场化新闻 VRAR
  • 传感器新闻(物体生产内容)
  • 分布式新闻(去中心化,协同式生产)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的伦理问题

  • 今日头条的版权问题
  • Facebook的算法推荐遭遇质疑假新闻
  • 无人机/谷歌地球对私人领域的窥探

6.3 新闻信源

概念

  • 信源:记者向之寻求信息的人,通常是与社会核心机构有联系的官员或专家
  • 普通信源
  • 公共关系信源:一些组织机构为了达到宣传目的专门为媒体提供 消息或新闻稿

记者与消息来源的共生关系

  • 记者需要消息来源为其提供信息和观点
  • 消息来源则需要新闻业来树立良好形象或向社会推销观点和产品
  • 消息来源对新闻报道来说至关重要
  • 新闻业如何处理与消息来源的关系决定了新闻报道的质量。
  • 塔奇曼(2008)的“新闻网”理论指出记者都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网
    络来获取新闻线索,并且在一定框架下报道新闻。
  • 消息来源越丰富,记者的职业能力越强。记者通过增加更多的受访 者和引语作为相互支持的事实,新闻记者能够拉开自身与新闻事件 之间的距离,而让这些消息来源来说出记者想说的话。记者可以隐 藏自己的观点,通过选择性的呈现消息来源的观点来表达自己与新 闻机构的看法。

信源与话语权

  • 信源提供有力于自身的新闻事实。
  • 媒体偏向于权威的信源,尤其是权威的男性。
  • 意识形态占主流的信源,呈现一种主导性的认知框架。
  • 信源偏向于社会精英(政府、专家),而忽视了草根

使用匿名信源的伦理规范

  • 为什么信源不透露姓名身份?
  • 1、匿名信源的使用必须是为报道事关公共利益的重大新闻事件。
  • 2、在使用匿名信源时,必须尽量给出关于信源的背景信息,不允许使用“有消 息称”、或“要求匿名的受访者称”这样简单的说法,而必须加以进一步限定 和说明。
  • 3、核实信源的可信度(是否与此事有利益关系)
  • 4、告知至少一个编辑,知情编辑必须和记者一样对匿名信源真实身份完全保密:
    知情编辑不得将其透露给其他记者或未经授权的编辑。
  • 杜绝滥用匿名信源(假新闻、人身攻击)

信息的甄别与核实

  • 失实新闻(信源真实,新闻失实)
  • 假新闻(信源失实或伪造信源)
  • 策划性新闻(信源与报道者重合)
  • 客观主义报道(信源的平衡)

总结

  • 记者和信源之间的关系是精心协商的关系,每一方都希望能 实现他们的目标,维持他们的机构地位和社会地位。
  • “归根到底,新闻不是记者想什么,而是其信源说什么,而 且经由新闻机构、新闻流程和惯例为中介,摒弃了很多记者 个人化的偏爱”。
    • 新闻业自身的独立性决定了消息来源是否能够操纵新闻报道, 这种独立性包括所有权、人事权、编辑权和财政的独立。

6.5 新闻与公关

公共关系:一般指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 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 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公关是关于消息来源的学科

新闻学与公关学的关系

  • 反对新闻学与公关相融合,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 倡导新闻学与公关学融合,树立大学科的传播理念

公关为何能影响新闻业:信源的新闻把关功能

  • 新闻与信源是一种“双重守门人之间的复杂的共生关系”,因此新 闻生产过程中的把关是消息来源和新闻媒体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 消息来源是“第一级守门”,媒体人员是“第二级守门”,而初步 完成的稿件给消息来源进行检查是“第三级守门”
  • 霍尔的首要定义人理论指出,从某种程度上消息来源已经成为新闻 事实的“第一定义者”。
  • 把关人理论:卢因认为,在研究群体传播时,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公关中的传媒场域

  • 新闻报道是各种利益集团(消息来源)运用公关手段来影 响媒体,争夺权益的权力场域。这些利益集团中包括支配 性利益集团和挑战者利益集团。
  • 占据既得利益的支配性利益集团。政府、企业。
  • 资源相对贫乏甚至是处于边缘性地位的挑战者集团。农民 工、艾滋病患者

媒体关系

  • 可控媒体
  • 不可控媒体
  • 关系评估
  • 相互控制度、信任度、关系满意度、关系承诺度

公关与媒体的关系类型

  • 对立模式
  • 合作模式
  • 同化模式
  • 交换模式

公关控制新闻的策略

  • 控制新闻渠道:包括评估记者,建立记者黑名单;对记者进行公关;对媒体进行收
    买或公关;
  • 制造和策划新闻
  • 信息补贴

公关“弱影响说”与“内部途径模式”

  • 公关消息来源对新闻报道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更多的依赖于公关 人员和记者的私人关系
  • 如果记者能够在新闻把关中占主导地位,那就是所谓的传媒中心论, 那么信源就只是新闻业的附庸,而新闻专业主义就能成为新闻筛选的原则
  • 弱影响说强调了记者和新闻机构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它们能够成为 新闻把关者,能够使用一定的新闻框架去呈现新闻。

公关“强影响说”与“外部途径模式”

  • 公关材料对于记者来说有着“绝对的重要性”。
  • 新闻稿新闻:简单的依赖特定新闻稿进行报道。
  • 如果记者在新闻把关中受到众多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只能身不由己 随波逐流,就是所谓的结构决定论。
  • 强影响说强调了政治、经济等外在社会结构对新闻业的影响。信源 占优势地位。

假公关与假新闻

新闻与公关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公关

  • 软文写作,企业商战,抹黑对手
  • 以往有明确的公关对象,现 在需要面向整个社会
  • 案例:3Q大战、蒙牛伊利 公关战

小结

  • 公关人员与媒体人员之间的复杂共生关系
  • 冲突论、非敌对论、消极度削弱理论
  • 舞伴关系
  • 双重守门人关系

Chapter8 新闻客观性【重点】

重点:

  • 什么是新闻客观性?
  • 什么原因造成了新闻的不客观?

8.1 新闻把关(传播者塑造新闻事实)

把关人理论

  • 传播者不可避免地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 和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 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 卢因: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 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
  • 怀特:新闻媒介的报道活 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 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 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
  • 怀特的“把关”模式的不足在于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 而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此 外这个模式没有说明新闻把关的标准

新闻把关

  • 头版新闻的决定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这个社会过程中,他们既要满足社 会对于他们的期望,也要承担他们对所刊登新闻的记者们的责任
  • 编辑们要遵循一套共同的规范,要为报纸的多个赞助方负责任,常常涉 及到利益的权衡与妥协
  • 选题会和编辑会的功能。
  • 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来说,新闻是一种社会过程的产物,在此过程中,媒 介人员自己决定什么有新闻价值,什么人物重要,什么视角应该包含在 报道之中。具有一定主观能动性。但新闻生产同样受到政治、经济和机 构惯例与行规的决定性影响,在相关框架内进行发挥。

影响把关的要素

  • 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
  • 专业标准和市场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
  • 媒介组织的立场和方针

把关人实质

  • 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 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 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尽管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 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 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
  • 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有记者、 编辑个人的活动,但是“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 方针的体现

商业化对新闻把关的影响

  • 党媒的新闻把关原则
  • 市场媒体的新闻把关原则(标题党现象)
  • 新闻把关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把关

  • 传统媒体的新闻把关
  • 新媒体的新闻把关
  • 专业人士在新媒体的新闻把关中起到什么作用?

8.2 影响新闻生产的诸多因素

新闻场域

  • 是各种要素关系的结构体系
  • 是相对自主的社会空间
  • 是具有策略性和竞争性倾向的系统(各种力量的博弈)
  • 其边界是一些动态的界限

新闻场域的影响

  • 新闻网络必要的组织规范,以及这些规定引领下的思维逻 辑,将无可避免地以一贯的方向形塑社会的图像
  • 新闻是新闻机构的产物,而非世界上发生的事

新闻场域中的权力关系

  • 媒介从业人员生产自己的产品,但是他们并不能独立生产新闻产品。他 们进行生产的环境并非自己所选,而是由历史所直接确立、给定的(马 克思)。
  • 经济力量决定了目标和决策制定的环境,而参与者还必须要考虑到受众 和节目,以努力创造出“合适”的产品。
  • 政府通过多种方式管理媒介。但是法律条文的通过是一回事,执行管理 是另外一回事。此外,国家的管理政策通常需要解读,这就使得媒介组 织可以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读这些规则,以适应它们自己的需要。
  • 政府垄断大量战略资源信息,同时也通过直接的审查制度来进行管理。 媒介组织通过自我管理和审查的办法来规避风险。

新闻生产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 环境(文化,法律,政治,技术)
  • 投资者
  • 母公司
  • 媒介企业
  • 新闻部门
  • 新闻来源
  • 广告商
  • 新闻消费者

传媒发展的障碍和影响因素

  • 物理障碍(地理空间)
  • 文化障碍(风俗、禁忌、价值观、特殊的行为方式、语言)
  • 经济障碍(文化倾销)
  • 政府障碍(恫吓、诽谤、税务稽查、许可证制、新闻审查、查封、 截发、限制出行、逮捕、死亡威胁、缺乏保护针对记者的暴力事件)
  • 传媒障碍 (记者、编辑训练不足、缺乏客观性、贪婪、公信力丧失、 自我审查)
  • 技术障碍

新闻场域中的政治权力

  • 法律控制
  • 控制消息来源
  • 新闻检查制度
  • 威胁恐吓
  • 宣传纪律(以上为刚性权力)  新闻发言人制度
  • 背景吹风会
  • 新闻公关
  • 感情投资(新闻口)

8.3 新闻框架(传播者与接受者共同塑造新闻真实)

框架:

  • 高夫曼:框架是指一种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或认知取向,人们通过这种结构,从一套框架转到另一套框架来建构 社会真实。他认为框架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 另一方面受到社会文 化意识的影响 。
  • 甘姆森进一步把框架分为两个层次,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 思, 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

传播者构建框架

  • 新闻中两个最持久的价值是社会秩序和国家领导权(甘斯)  媒介内容反映制作者的意图。
  • 媒介内容是受众喜好的体现。
  • 媒介内容是社会的总体体现。
  • 媒介内容对受众的影响。
  • 媒介内容是一种自我解释的文本。
  • 种族、阶级、性别在媒介内容中的体现。

受众的诠释性架构

  • 我们感知世界的示意图,它依赖于人们的社会经验、 阅历以及个人将事件定性和分类的能力。人们为了给 时间赋予意义,而从价值体系、原则、象征符号和活 动的画面的总和出发,构建的一大堆词义和再现是这 种架构方式的基础。
  • 新闻构建中的权力位置及其与消息源的关系决定了架 构方式。

媒介内容与认知框架

  • 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的塑造:社会中的统治阶级使他们的世界观被社 会的其他成员接受并当做普遍的观念。霸权的作用过程是隐蔽的,它 在常识的层次上运行,并且塑造常识。使得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 不必争论,也没有争论的空间。
  • 霸权是关于世界的观念,是可以修正和反对的。统治者通过定义关于 社会的假定来维持其权力,寻求稳定与合理性,并且将潜在的反对力 量融入基本的意识形态,进行收编。

编码解码理论

  • 霍尔认为媒介不是简单的反映了世界,而是重新表现了世界。 媒介定义了真实。它不仅是对已经存在的意义的传达,也是一 种积极劳动,是使事件有意义。
  • 媒介重塑了基本事件和价值,而这些事件和价值构成了霸权的 基础。

8.4 新闻客观性(公正、平衡和真实)

客观性

  • 报纸必须独立于纷争与党派之外,它的任务是成为大众教育者以及公众 的论坛
  • 保护天赋人权和公众利益的先发制人的声明,是新闻客观性结构的永久 基石
  • 写出事实让观众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才是更重要的

内涵

  • 诚实
  • 超脱、平衡对待事物、公正
  • 不抱成见
  • 不牵扯个人利益
  • 只相信事实,努力将价值观与事实分开

客观性的标准与形式

  • 新闻客观性并不是指媒介是客观的,而是指那个外在的世界可以客 观地报道
  • 写作层面的客观性报道和职业层面的客观性规范。前者是一种报道 的呈现方式,后者是专业的理念、守则。
  • 在电报发明之后,记者们需要把“最关键的实施浓缩成为简短的电 讯稿”,将事实的要素按照新闻价值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形 成了经典的新闻写作形式“倒金字塔”结构。
  • 作为一种策略仪式:使用引号表示出特定概念;对观点追根溯源;以恰 当的顺序和格式构建信息;表达出双方或所有主要方在政治问题上的观 点,以及遵循通行的有关体面和良好品位的标准
  • 从朴素的事实观到吸纳解释性报道:把直接报道当做客观性的实践是过 时的,是浅显、幼稚又狭隘的,是误导。解释性报道使客观性的形式更 全面、更深刻

作为体制的新闻客观性

  • 真实性:把观点、解释和评论与事实明确分开,报道中药引用有名 有姓的资料来源,避免模棱两可和累赘冗长;
  • 准确性:使报道忠于现实,或忠于其他可靠的对现实的说法,尤其 在具体的事实上;
  • 完整性:叙述的完整,提供题解新闻所需最起码的相关信息。记者 应尽量讲出与报道相关的事实的真相。
  • 记者应持一种超然、中立、公平和独立的态度,避免党派性、带个 人偏见、隐秘的动机和受外部利益的不恰当的影响。在再现一桩有 争议的事件的各方面时,客观的新闻描述是公正、无私和平衡的。

客观性的一般操作要求

  • 将事实和意见分开
  • 用中性词表述事实
  • 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给受众提供全面的信息
  • 在写作方面:倒金字塔结构,5W1H(what when who where why how)  以第三人称来报道、强调可以查证的事实、不采取立场
  • 至少表达新闻故事的两面

新闻不客观的四种类型

  • 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个人偏见
  • 反映了媒介企业、其母公司或大型投资者的利益
  • 反映了外部社会精英的自身利益(统治阶级、主流意 见)
  • 人人都会犯的错误(随机错误)

影响新闻客观的因素

  • 记者在报道事实之前,其认识问题的方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存在了
  • 不少事实本身体现了一定的立场观点
  • 记者对事实的感觉和知觉具有相对性
  • 每个受众对客观的感知不一样

客观性的功能和缺点

  • 客观性维护了记者的社会形象,增强了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合法性。 这是他们获得独立地位的根本所在。记者凭借有道德的、客观的运用 自身所拥有的特殊技能,建立自己职业工作者的地位。
  • 客观性也限制了记者的主观能动性,限制了记者的政治权利与观点表 达。使得记者的脑力劳动发生了异化。
  • 新闻业作为公众的代言人,它可以独立于政党,但不能独立于社会。 新闻业承载了公众的知情权需求,新闻媒体的权力与公众权利不矛盾。

Chapter9 新闻专业主义【不考】

9.1 新闻专业主义

  • 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 理念,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反权威精神。它 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 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最突 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 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 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
  • 社会公器、独立于利益集团
  • 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 公众利益,而不仅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 团。
  • 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不 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
  • 社会责任感与公共精神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原则

  • 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仅限于服 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
  • 新闻从业者是社会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 或政治、经济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
  • 新闻从业者是资讯流通的“把关人”,采纳的基本准则是中产阶级为主体 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念;
  • 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假观念,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 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力或经济势力;
  • 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组织的自律,而不接受在 此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

  • 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对真实负责
  • 首先要忠于公民
  • 实质是用核实进行约束
  • 必须独立于报道对象
  • 必须成为独立的权力监督者
  • 新闻媒体必须成为公众评论和妥协的论坛和广场
  • 必须让重大事件有趣而且与受众息息相关
  • 应该使新闻全面均衡
  • 有责任按良心行事
  • 公民对新闻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新闻专业主义的特点

  • 客观性
  • 真实性
  • 独立性
  • 自由性

新闻专业主义的具体操作

  • 价值判断:如何选择事实,选择哪些事实,尤 其是对头版头条的选择上。
  • 新闻叙事:新闻专业主义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 是如何呈现事实的。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对官 员和政府的报道、新闻评论。
  • 信息披露
  • 舆论监督

新闻是个技术活

  • 核心信源:核心信息被忽略与扭曲(媒介审判)
  • 如何寻找核心信源:暗访、直接约访、资料的搜
    集、整合与分析
  • 保护记者:保留核心的人证与物证应对诉讼

新闻专业主义的作用

  • 一旦冠以“专业人士”的名称,美国新闻工作者社会 地位陡增,职业形象焕然一新,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 穿着体面、出入高层,进行社会信息鉴别的把关人、 对社会舆论具有判断作用的仲裁者。
  • 按照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报业是一种自治的体系, 它必须对政府、对政党、对政客采取一种独立的和批 判的态度,否则便不可能保持它在公众中树立的“保 护者”形象,便不可能拥有公众的信任。而良好形象 和高度信任,是媒介赢得市场的重要资本之一。

新闻专业主义的本质

  • 一种社会控制模式
  • 包括伦理准则、专业奖励体系、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 一种营销手段
  • 自我控制与自我信仰
  • 一种意识形态

局限性

  • 第一,记者界不愿指责违反专业标准的同行,职 业协会经常会形成封闭式的团体。
  • 第二,专业标准可能是过度抽象和模糊,难以被 贯彻执行。
  • 第三,政治控制和商业束缚
  • 第四,媒介从业者对自己的工作拥有较少的独立
    控制权。
  • 第五,违反专业标准很少有立即可见的后果。

9.2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

  • 液态新闻业——弥散的新闻
  • 记者的新的角色定位,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专业
    主义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 自媒体的职业化
  • 网络主播的职业化
  • 今日头条还需要人工编辑吗?

Chapter10 新闻自由与新闻体制【重点】

10.1 媒介的四种理论

  • 媒介的威权主义理论
  • 媒介的自由之上理论
  • 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
  • 媒介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西方新闻自由思想演变的基本脉络:集权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责任

10.2 集权主义理论

  • 背景:中世纪教会和政 府为了镇压自由思想的传播,乃规定了集权主义 的报业制度即集权主义(国家统治、极权主义) 理论
  • 对个人的看法:个人的活动范围和能力有限
  • 对国家的看法:国家是人类充分发展的基本条件
  • 对人与国家关系的看法:个人必须依靠国家,才 能实现他的目的
  • 对知识与真理的性质:知识来自最有智慧的人, 应该成为社会一切成员的绝对的准则

对待报刊的态度和作法:

  • 报刊的政治底线:只要报刊不直接批评当前政 治领袖及其措施就可以。
  • 往往让私营报刊和官方刊物并存。
  • 对私营报刊和通讯工具进行有效的限制和控制。 特许制度,印刷品检查制度等等。

集权主义理论国家控制新闻传播的措施有: 出版特许制,征收知识税(向报刊征收),津贴制度

集权主义理论的思想溯源及表现形态:国家必须掌握在智者手中,国家权力不能分化(主张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蒙田,尼采,纳粹,马基雅维利,霍布斯,黑格尔,墨索里尼和希特勒)

集权主义报刊理论哲学思想的主要观点:

  • 个人离开社会便无意义,不完整,并毫无价值;
  • 社会和国家是集体意志力表现的实体,社会和国家的价值至上;
  • 知识的多寡,因人的聪明才智有所不同,而真理 则是绝对惟一的,真理常由心智高人一等、位居 统治阶级的人所有。

具体做法

  • 政府拥有媒介,包括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电影。开办 媒介的许可证制度,如刊号、牌照。
  • 对媒介内容的审读和检查。媒体刊发的材料必须首先得到官方 的许可或审批。相关禁令的颁布,哪些内容可以报道,哪些内 容不能触及。
  • 对媒介报道的事后追惩制度。对违反公论或者现行法律的行为 提起诉讼,禁止媒体对当权者或政府制度进行批判。
  • 推行特种营业税制度,通过限制出版物的利润额来控制媒体。

10.3 自由主义理论

渊源:古希腊

传媒的功能是参与公众教育,防止政府背离最初的目标, 政府必须经得起报纸的批评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形成于资产阶级反封建运 动过程中,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各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以法律确认的形式,使自由 主义报刊成为一种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 个组成部分。

基本的理论假设

  • 1、对人的看法:人是理智的动物,人本身就是目的。
  • 2、对国家的看法:国家虽然是必要的,但是本身 不是目的,国家并不比个人更重要
  • 3、对知识和真理的看法:观点的自由市场理论; 自我修正过程。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基本原则:(该理论的主旨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 )

  • 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与政府关系成为核心问题)
  •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
  • “意见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 对事实的信念

阐释

  • 言论出版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的一部分,人类有足够的理性 分辨事物的正误善恶,政府不能剥夺人们接近和了解他人观 点的权利。
  • 政府应该给公民享受不受新闻审查的自由,给予这些社会成 员自由思考和行动的权利。正确和错误的观点都应该有表达 的机会
  • 传媒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提供各种事实和观点作为判断的基础, 来揭露真相,协助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
  • 传媒要想在民主社会中发挥正确的功能,必须不 受政府控制;
  • 相反,传媒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要防止政府超 越自己的权力边界。
  • 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中,各种观点自由竞争, 最后在不同的观点的“自我修正过程”中产生出 真理。
  • 新闻自由是公民实现其他自由权利的基石。
  • 新闻自由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自由社会这一目的的手段”。(菲利克斯. 法兰克福)
  • “最好的政府及最好的法律能够为大多数人创造 最大的幸福,而新闻自由和公开讨论的自由式有 利于建设善的政府的。”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哲学基础

  • 理性原则
  • 自然法则(古典经济学)
  • 权力制衡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现实困惑:

  • 政党报刊的黑暗时期、大众化报纸诞生后黄色泛滥
  • 资本取代行政(政府)控制了报刊(核心)
  • 煽情新闻泛滥
  • 自由竟争被垄断取代,垄断扼杀意见自由市场
  • 垄断对社会的危害;谁来监督媒介?

10.4 社会责任理论

基本的理论假设

  • 1、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所以享有我们政府特权地位 的报刊,就对社会承担当代社会的某种主要职能
  • 2、对人性的看法。人并不天生地希望寻求真理和服从 真理,人虽然能够运用他的理性,但是人们厌倦这 样作。因此,“观点的自由市场”理论和“自我纠 正法则”失去了前提条件。

对报刊与政府关系看法

  • 如果报刊不足以保证社会 从媒介获取它所需要的益处,政府就应当出面。 例如,出台法律禁止报刊的造谣诽谤。
  • 但是,政府只有在特别需要的时候才予以干 涉,而且还要谨慎从事

社会责任论的积极影响:

  • 为公众评价西方的新闻媒介建立了一个价值体系,成 为人们对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批评派的武器,对传媒造 成巨大社会舆论压力
  • 西方各国新闻媒介先后都以社会责任论建构新闻道 德自律。
  • 由于自律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新闻媒介煽情新 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止。
  •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机构的判案标准。(注意保 护公民的隐私权等权利)
  • 成为新闻从业人员培训和新闻教育的重要内容。

社会责任论受到批评的几个方面:

  • 主张新闻事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必要的条件, 容易为一些政府和团体干预与侵犯新闻自由制造 口实
  • 主张政府直接创办新闻传媒以平衡私人传媒,可 能影响报道的公正和意见公开,危害市场化经营。
  • 没有消除传媒商业化的弊病

社会责任论的内在矛盾困惑:

  • 向人的道德、良心呼吁,实际上是对人的理性呼 吁,与对理性的怀疑自相矛盾。
  • 向政府发出呼吁,要求政府有限制地管束新闻媒 介,与保护新闻自由的基本原则违背。
  • 强调了集体目标,与资本主义中心——个人主义 矛盾。
  • 在对“责任”、“对谁负责”、“怎样负责”等 的界定上争议很大

10.4 传媒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1、社会变革的辩证法。革命是统治权力的更迭
    而没有任何深刻的社会变革。
  • 2、物质决定论。任何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和 制度必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持有的观 念和态度。
  • 3、共产主义的目标是无阶级无国家的社会。国 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必将消亡。

哲学基础

  • 唯物主义辩证法(动力)
  • 政治经济学的决定论(动因)
  • 科学社会主义(目标)

该理论对媒介的看法

  • 媒介只是一种工具:打字机;扩音器;喉舌
  • 媒介的最高目的是帮助实现国家的统一
  • 媒介的职责:鼓动者、宣传者、组织者

与报刊的典型集权主义的比较

  • 苏联的报刊制度是一个集权主义的制度,而且是历
    史上受最严密控制的制度之一。
  • 苏联的集权主义与典型的集权主义又有许多区别。

与报刊的自由主义、社会责任理论的比较

  • 区别一:所依据的哲学不同。
    苏联制度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后者依据的
    是启蒙运动的唯理主义、自然权利哲学。
  • 区别二:对于人的概念不同。
    苏联共产主义认为人是可以训练的,人本身并 不重要,人要服从普罗米修斯式的领导人。后者 认为人是有理解力的,有辨别力的。
  • 区别三:对于国家的概念不同。
    苏联共产主义认为国家是个人的“照管者”,
    后者认为管辖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 区别四:关于真理的看法不同。
      苏联共产主义认为真理是“给定”的,后 者认为真理是通过论辩获得的。
  • 区别五:对于控制的看法不同。
    苏联共产主义认为应该通过所有权、党籍、指示、 检查、审查、批评和强迫等方法加强控制,后者 主张最少程度的控制。

新闻理论的变化

  • 1、苏联解体之后,社会责任理论被归于自由主义理论之中,形成社会—自由 至上主义与社会—集权主义理论。
  • 2、发展理论的提出。大众传播的所有手段,必须由中央政府统一调动,在国 家建设的重大任务中发挥作用:扫盲、扶贫、培养政治意识,以及为经济发 展提供帮助等等。
  • 3、民主-参与理论
  • 4、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媒体的公共所有制和社会所有制,而不是国有制和私
    人所有
  • 5、三个乐章理论:市场经济世界、马克思主义经济模式、进步中世界(第三 世界国家)

三种主要的传媒理论

  • 市场经济国家:自由主义的 (媒介不受外界干涉,媒介为公众的知情 权服务,媒介报道要公正客观)
  • 共产主义国家:共产主义的 (媒介改造和培养人们的阶级和文化意识, 媒介满足人们的目标需要,媒介有目标地报道经历的现 实)
  • 发展中国家:发展主义的(媒介是一个统一的而非多元的力量,媒介 是有益于社会变革的工具,媒介旨在作用于国家与社会 之间双向交流的工具)

新闻目的

  • 市场:追求真理、对社会负责、不进行政治或文化宣传、 不偏不倚的服务于大众、支持资本主义教义、履行监督 政府的职责
  • 共产:寻找真理、对社会负责、教育公众,组成政治和 文化同盟、要求以支持正确教义的方式服务于公众、塑 造观念和行为
  • 发展:提供真理、对社会负责、进行文化、政治教育、 与政府合作,追求有益目标的改革,以此服务于公众, 维护和平(和谐)的工具

对媒介自由的看法

  • 市场:媒介自由意味着记者不受任何外界的控制,自由的媒 介不是权力的奴仆,也不受权力的操纵
  • 共产:媒介自由意味着所有人的意见都可以发表,而并非只 是发表富有和权力阶层的意见,要求自由媒介去反抗合法社 会的压迫,要求国家制定新闻政策以保证自由媒介采取正确 的形式
  • 发展:媒介自由意味着记者良心的自由,国家的生存比媒介 的自由更重要,需国家制定新闻政策为媒介自由提供法律保 障

小结

  • 在所有的报业体系中,新闻媒介都是那些实施政治、经济权力者的代言人。因 此,报纸、广播、杂志、电视并非独立的行为者,尽管它们存在着实践独立权 力的潜力。
  • 新闻媒介的内容总是反映投资者的兴趣。
  • 所有的报业体系都赞成社会责任的教义,宣称自己可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和兴趣,
    并声明它们愿意提供让人民参与的渠道。
  • 三种报业模式中的每一种模式都认为其他模式是异端。

10.5 新闻自由在中国的引入和演变

自由的实质是人的活动与外界关系的问题。

新闻自由

  • 分类:传播自由,收受自由
  • 实现:新闻自由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实现的程 度和范围与社会提供的条件相适应)
1
2
3
4
5
6
经济基础时实现新闻自由的物质保证 
民主政治是实现新闻自由的政治前提
法制社会是新闻自由实现的基本保障
文化发展是实现新闻自由的精神支撑
技术进步是新闻自由实现的有力杠杆
公民的主体素质与新闻自由的实现密切相关

新闻自由实现的标志

  • 最高、最基本标志:新闻活动者是自主的活 动者,在优良的法律、道德规范之外,不受任何力量的限制。
  • 两个指标:

    • 新闻传媒要有相对的独立性(经济、政治)
    • 新闻传媒要成为“社会公器”

10.6 资产阶级新闻自由

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实质: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上,主要是私人所有;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全面控制(本质上是金钱和资本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而非绝对自由

无产阶级对新闻自由的理解

  • 新闻自由建立在剥夺敌对阶级新闻自由的基础 上
  • 有领导的自由而非无政府的自由,是民主和集 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

Chapter11 中国新闻体制改革【重点】

当下新媒体面临的一切制度问题:

 网络媒体记者证
 严格管制互联网电视
 网络实名制
 网评员制度
 净网运动
 互联网群组管理条例
 都无法脱离既有的新闻体制
 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有抗争空间,但莫不在新闻体制的框架下操作

重点

  • 了解我国的新闻体制
  • 了解我国传媒体制改革的过程

11.1 中国的新闻体制

新闻事业体制的含义

  • 新闻体制:国家(社会或政党)管理新闻事 业的新闻制度、新闻事业构成形式和规范模式,它包 括新闻单位行政隶属关系、所有制形式、内部结构、 组织体系和干部制度等等”
  • 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 宏观层面指新闻单位所有制形式、国家(或社会)新
      闻制度、新闻法规、政党新闻政策等,从宏观上调节
      新闻单位与政党、政府、社会的关系;
    • 微观层面指新闻单位的内部结构、组织人事制度、分
      配制度、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 新闻事业体制是新闻制度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 制度较多地被定义为一种社会约束或规则,包括正式约
    束和非正式约束
  • 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 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素。在非正式约束中,意识形 态处于核心地位。
  • 正式约束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包括 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 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
  • 新闻事业体制指的是正式约束
  • 制度的最核心作用是增强人们的预期,使复杂的 人际交往过程变得更易理解和更可预见, 从而 有效地对社会进行调控
  • 制度应当具备普适性、稳定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新中国传媒制度的渊源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 :

    • 耳目和喉舌论(马克思、列宁)
    • 党报的地位与使命(马、恩、列)
    •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列宁)
  • 2.抗战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新闻实践

  • 3.苏联的新闻体制模式(高度封闭的集权体系)

中国新闻事业体制变革的历史轨迹

  • 党报体制阶段
  • 新闻专制体制阶段:党报体制的异化(否定党 对新闻事业的领导;阶级斗争工具;人治;新闻事业规模萎缩)
  • 转型时期:“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多种报纸并存;运作方式多样——计划型、计
    划+市场型;市场型;集团化发展;内部领导体
    制改革)

新闻媒体的管理模式

  • 董事会管理模式(私营媒体)
  • 社会化管理模式(公共媒体、另类媒体)
  • 行政化管理模式(政党和国营媒体)
  • 我国的党管媒体原则

党报体制的正式规则

  • 传媒的政治地位(政府部门)
  • 传媒的所有制形式(国有)
  • 传媒的财经制度(统收统支,不需要进行成 本核算,也不需要上交利润和税金)

党报体制的实施系统

  • 1、领导关系(党对新闻事业的绝对领导)
  • 2、组织结构(中宣部是最高领导机关、国家新 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总局)
  • 3、传媒布局(按照行政区划,科层制、条块分 割)

当今中国新闻事业体制的主要特点

  • 新闻事业结构特点:条块分离(分割)
  • 坚持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 党管新闻——方向、干部、业务和结构管理
  •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的基本方针,当党和人民的喉舌
  •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11.2 中国传媒制度改革

关键词:党管媒体,传媒产业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制播分离,广电集团化,三网融合,媒介融合

建国以来对我国新闻媒介属性认识的变化

  • 第一阶段:上层建筑(单一属性)
  • 第二阶段:上层建筑/信息产业(双重属性)
1
2
3
4
5
6
7
8
1978年 新闻事业的重新定位,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双轨制启动
在媒介的管理形式上,表现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或“事业性质,
企业化经营”。
1979年新广告元年
传媒财经制度的改革,对媒体实行财政“断奶”,恢复媒体的广告功能和
经营功能。
1984年 新闻立法
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的展开,《新闻法》仍然空缺
  • 第三阶段:产业化与集团化
1
2
3
4
5
6
1992年 将新闻出版列为第三产业,划出党政机关行列
1996年至今 集团化运作,资本运营,上市融资、合作或合资合营
媒体产业化经营开始,集团化建设,媒介进入资本市场。
传媒所有制形式新探索。股份制经营、委托制经营、合伙制经营、合作制 经营。
1999年 网台分离,电视与广播、有线和无线合并,停止四级办台。
1999年 全国报刊的行政职能和出版职能分开
  • 第四阶段:2009至今(市场经济的全面渗透)

    • 社交媒体的崛起
    • 纸媒的衰落
    • 媒体生态环境剧变
    • 无以复加的市场化

集团化运作的影响

  • 成立传媒集团能够打破“条块分割”的现状么?
  • 集团化之后对“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布局 有何影响?

文化体制改革

  • 2001年 入世
  • 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
  • 广电系统三分开与三分离。管办分开、政事分开、政企分开。
  • 广电集团内部部分频率与部分资产实施事业产业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 离、制播分离。
  • 2010年,三网融合
  • 2011年,事业单位转型
  • 2014年 媒介融合

媒体的分化

  • 主流媒体 vs 市场化媒体
  • 传统媒体 vs 新媒体

三种逻辑的博弈

  • 新闻逻辑
  • 宣传逻辑
  • 商业逻辑

当前我国新闻体制改革的敏感点和难点: 如何清晰地界定和有效地贯彻“党管 媒体”原则

Chapter12 数据新闻和精确新闻【不考】

12.1 精确新闻

精确报道方法

  • 确定报道选题
  • 进行社会调查
  • 统计分析数据
  • 新闻写作和发布

原则

  • 第一,要尽量做到价值中立,这是保证研究的科学性的前 提。
  • 第二,记者应以定量研究专业知识为基础,严格遵循定量
    研究的操作规范,最大程度地减小误差。
  • 所以,采写精确新闻的记者,需要记者当务之急是通过对
    定量研究的系统学习,掌握定量研究的专业知识,并在实
    践中小心谨慎,从而保证新闻数据的客观精确。
  • 一般来说主要是解读科研与调查机构已经发布的调查报告, 进行二手数据分析。
  • 最小抽取样本与多源求证结合。

特点

  • 貌似客观、精确、真实,在新闻报道中大量运用
  • 相比普通的报道方式能较普遍的反映民意
  • 报道更有深度和说服力
  • 费时费力,需要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解读 并不适宜报道所有新闻类型
  • 可能导致读者感觉枯燥难懂

精确新闻可能出现的问题

  • 非概论抽样得出调查结果(量化设计不够科学)
  • 正确数据得出错误的结论
  • 商业利益驱动下的软性广告

12.2 数据新闻

定义:基于数据科学的知识和技术,通过或结合数据分析 对新闻时事所做的报道。

数据新闻是数据科学与新闻学的结合,其底线应同时遵循数据科学伦理和新闻伦理。

数据分析可以为我们呈现“故事的轮廓”(Sarah Cohen 语),或提供“新的视角” (David McCandless语)。

制作数据新闻的步骤

  • 确定选题
  • 发现和获取数据
  • 整理和清洗数据
  • 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 可视化呈现(选择合适的图形、丰富图形的内涵、用代码 呈现图形)

数据新闻是未来

数据驱动公关

12.3 信息可视化

信息图中一般含有哪些信息

  • 统计数据、过程
  • 想法:概念、理论、意识形态
  • 年表:历史、事件顺序、时间线、计划表
  • 地理:方位、地区性指标
  • 分解:材料、成分、列表、结构
  • 层级:组织结构、需求评估
  • 关系:外部、内部、人员、产品/服务
  • 个性化:品牌的人性化、组织文化

补充

议程设置:

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决定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

Thanks!